答:繞線讓婆婆覺得“被肯定”和“被需要”
飲食習慣不同,讓我很難完全接受婆婆做的菜,但婆婆老家有我最愛吃的“八寶粥配鍋巴”。我總是喝兩碗。
“媽媽,鍋巴粥很好吃。今晚我們吃米粥好嗎?”我撒嬌地搖了搖婆婆的胳膊,婆婆笑著說:“好啊,我想吃脆米粥。沒那麽苛求。”
米粥做好了,婆婆也宣布:“讓媳婦先喝。”我知道婆婆這個時候喜歡吃東西,我也不推脫。
有時候公婆說好話,把我甩在身後,我壹定要跳出來為自己背黑鍋。“還有我的兒媳婦!這樣的媳婦怎麽會想我?”婆婆拍著我的手說:“對,對,還有我媳婦!”於是壹些原本會讓很多媳婦感到失落的事情,在我陳嬌身上成功解決了。
此舉的效果:既滿足了我的貪吃和撒嬌,又滿足了婆婆“被肯定和被需要”的心理需求,讓婆婆和媳婦都很開心。
b:聽壹聽,跟我嶽父說壹說。
和公公婆婆壹起工作很辛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小山村,公公婆婆要撫養四個女兒、壹個兒子、壹個年邁的母親和壹個未成年的弟弟。家裏的重擔全壓在公公瘦弱的肩膀上。每次想起過去的艱苦生活,我都壹臉凝重。這個時候,我選擇做壹個虔誠的傾聽者,用公公回憶的話語感嘆生活的艱辛。
壹次又壹次,我含著淚聽著,真誠地對公公說:“妳和妳媽媽真的很不容易。當時四個女兒都是城市戶口,放棄壹個大學生都不容易!”
看看和公公的美好生活:妳看現在我的兒女都很孝順,媳婦很欣慰,孫子也很好。
這壹招的效果:公公要說話,我喜歡聽《往事》。壹個願意說,壹個願意聽,大家都開心。
c:設身處地,確保妳的姻親也是這麽想的。
公婆和很多爺爺奶奶壹樣,其實也有壹定的“重男輕女”思想。我懷孕的時候,爺爺奶奶說:“男孩女孩都壹樣。”我說:“爸爸媽媽,妳們只有壹個兒子。想要個孫子很正常。我能理解妳的感受。雖然幾個姐妹都有兒子,妳還是想要孫子。”
然後跟公婆說:生男生女不是誰的主意,但是公婆想要孫子也不過分。畢竟老公是家裏的獨生子,所以如果我在公婆的年齡和環境,我可能也會想要我的兒子。
此舉效果:同理心在與人相處中有奇效。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不理解也就理解了。理解了就不會有矛盾。
d:非常感謝。我的公婆有從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中獲得的寶貴經驗。
我對公婆從來不吝嗇。
有壹次,我帶兒子去老家跟公公婆婆住了壹段時間。因為公公喜歡吃北方餃子,所以回家前想多打包放冰箱裏,好讓公公充饑。灌裝的時候,我就想用水沖壹下。但是我婆婆堅持壹次剝壹層。當時我就想“沒必要吧?”沒想到,壹條菜青蟲居然被剝了。
驚訝之余,我稱贊婆婆的決定英明:媽,妳不聽老人的話,妳就在妳面前被騙了。如果不是妳堅持要把它剝下來,我們今天就吃蟲子了!
婆婆自然高興,我——我是真心的!
此舉效果:壹句大實話讓婆婆喜笑顏開,我最真實的體會到了那句老話“不要聽老人的話,要上當”!
e:要體貼,要牢記公婆的需求。
我公公牙齒不好,喜歡吃腐爛的食物。相反,我喜歡吃脆而韌的食物。這是矛盾嗎?不,不是的。我想到了壹個解決辦法。每次炒到酥的時候,我都會拿出半碗給自己,剩下的燉給公公吃。
公婆不喜歡年輕人穿的三角短褲,老人喜歡的寬松四角褲在這裏的商場也不常見。在公交車上,無意中在路邊小店發現了這幾條短褲,給公婆買了三雙。公婆說“我又花錢了”,我的開心卻寫在臉上。
有壹年,過年和老公出去買年貨。偶然發現壹張老式月卡,就買了壹張。老師很疑惑,我也沒有解釋。拿回家的時候,公婆看了壹眼,掛在床頭。她們壹邊看壹邊說:“我媳婦還是知道老人的心思的。”
我婆婆有高血壓。有壹次在電視上看到壹個白芝麻冰糖蒸蓮藕的食譜,於是每天下午給婆婆蒸壹盤蓮藕當零食。可能是我心情好,也可能是偏方真的起作用了。我婆婆的血壓已經穩定半年了。
我和婆婆手挽著手出去買菜,遇到的人都說:“妳媳婦真好。”我婆婆也毫不客氣的“賣瓜”,我卻不好意思。“媽,別跟人說妳媳婦好,讓人笑話。”婆婆高興地說:“就好。”
此舉的效果:在細微之處看到真理,做普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