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讓母豬保持良好的交配前驅狀態:母豬的育肥或蹣跚會影響產仔率,所以讓母豬保持良好的交配前驅狀態為宜,70%至80%為宜。母豬配種前7~14天可進行短期優化飼養,以增加排卵。在原來餵養的基礎上,每天添加2~2.5公斤的精料,並餵適量牧草、胡蘿蔔等綠色多汁、富含維生素的飼料。母豬配種結束後,要及時調整營養,恢復正常飼養。
3、掌握適宜配種時間:初產母豬:第壹次發情不配種,21天再次發情可增加排卵數。配種月份:3-5月、9-165438+10月配種的母豬產仔數比其他月份高,養豬戶應盡量將配種時間調整到這幾個月。
交配時間:壹般為母豬出現發情跡象後2~3天,此時母豬陰部粘液呈絲狀流出,出現靜止反射(母豬仍雙手壓在臀部)。發情跡象不明顯時,可用公豬試情,若交配時機不確定,可在第壹次交配後8~12小時復合。
4、公豬要給力:公豬對母豬產仔率的影響同樣很大,很多母豬產仔率低是因為其卵子不能與精子有效結合。養豬戶要定期檢查公豬精液的精子數量和活力,及時更換不健壯的公豬。
5.使用促排卵藥物:促排卵藥物可以促使母豬增加排卵次數,從而達到提高產仔率的目的,但會降低母豬的使用壽命。對於長期不發情即將淘汰的母豬,可以使用促排卵藥物增加收益,但使用1~2胎次後母豬就會被淘汰。
以上解決方案供妳參考。
歡迎提問,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