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復查,發現結節比以前大了。甲狀腺ⅱ~ⅲ度腫大,無壓痛。我能摸到那個小結節,它隨著吞咽上下移動。心率均勻,舌紅,舌根苔白膩,脈細。
中醫診斷:癭病,證屬脾腎陽虛、痰瘀互結。
治療:溫陽健脾,行氣化痰。
該方劑由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補骨脂、法半夏、橘葉、郁金、川芎、紅花、枳殼、茯苓、炒白芥子組成。
服藥半個月後,咽喉不適、聲音嘶啞等癥狀明顯改善。持續服藥3個月後,頭暈、乏力、心悸、嗜睡、惡心等癥狀消失。去醫院復查時,結節已經消失。
處方分析:
處方中淫羊藿、巴戟天、補骨脂、肉蓯蓉等。辛溫,歸腎經,但辛散則可。它們以散結、行氣活血、溫中潤燥為功效,以溫補腎陽,而不是肉桂、附子辛、熱、燥,傷陰力強。這和傅青主的“火衰小劑量可助,用熱藥必然太燥,所以不如甜”壹模壹樣
白芥子辛溫,善除皮膜外痰。故與川芎、玉瑾配伍活血化瘀,紅花“少用則養血”祛瘀化痰。諸藥合用,補陽健脾,化痰理氣。
橘葉和姜黃搭配,壹入肝經,壹入膽經,表裏搭配,既能疏肝利膽,又能活血消腫,化痰散結。半夏、茯苓、枳殼均入脾胃經,健脾化痰,散結消腫,健脾益氣,切斷痰源。
最後提醒壹下,這個方子裏每味中草藥需要多少克,需要辯證看待。不同的癥狀導致不同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