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壹般為2 ~ 3。
約幾周即可消退,春秋兩季發病率較高。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疲勞、感冒、腫瘤和壹些藥物也可以是誘發因素。
主要癥狀
本病的臨床特點是:皮疹出現前,可有發熱、倦怠、食欲不振、局部知覺過敏或針刺等前驅癥狀。幾天後,沿某壹皮神經分布區出現紅斑,其上有簇狀或散在的小水皰,呈條狀分布。水皰呈半球形,內含物透明。幾天後逐漸混濁、幹燥、結痂。痂脫落後,沒有疤痕,只有暫時性色素沈著。有的水泡帶血;部分水皰基部壞死,有黑色痂,中心略凹陷,周圍有明顯炎癥,愈合後留下疤痕。這種癥狀多見於老年人或體質較弱的患者。局部明顯疼痛是本病的特點,個別患者皮疹消退後疼痛依然頑固。
食療方法和補救措施
生姜適量,搗碎取汁,放入銅鍋內煮沸。塗於患處,至有火辣辣的感覺,每天擦1 ~ 2次。
將適量大蒜搗碎,敷於患處。如果帶狀皰疹已經化膿,就不能用這個方子了。
將仙人掌刺破搗碎,少量糯米粉混合後塗於患處,幹了再更換。
生百合和白糖等量,搗碎外敷患處。
將幾片無花果葉洗凈搗碎,加少許醋調勻,外敷患處。
適量老茶葉,曬幹,磨成細粉,用濃茶水勾兌。敷在患處。每天2 ~ 3次。
新鮮紅薯葉,少許冰片。將紅薯葉洗凈,切碎,用細磨的冰片搗爛,敷在患處。
取新鮮柿葉適量,搗碎取汁,敷於患處,晾幹後再敷,每日3 ~ 4次。
菊花葉適量,洗凈搗碎取汁,塗以白酒。
青蒿250克,水煎,外洗患處。每天3 ~ 4次。
取新鮮側柏葉適量,搗碎取汁,外敷患處。
柚子葉適量,曬幹,燒到底,用茶油塗抹患處。
曬幹的葵花稈,燒灰磨成粉末,用桐油塗在患處。
蠟葉120g,白糯米適量,用水搗成泥,外敷患處。
1把金櫻子嫩葉,搗碎,用大米泔水浸泡1夜,外敷患處。
1韭菜根壹把,洗凈煎服,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