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不能吃什麽?
1,避免過敏食物
如果在飲食中發現敏感食物,如魚、蝦、蟹、牛、羊肉、雞、鴨、鵝、花粉等。,這些食物要完全禁忌,以免引起過敏反應,導致寶寶濕疹復發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食物。
不要吃蔥、蒜、姜、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耗陰助陽,對濕疹是壹種刺激,應避免。
3、忌濕、血、氣食物。
中醫認為,濕疹患者應避免食用潮濕的食物,如竹筍、芋頭、牛肉、蔥、姜、梨、大蒜、韭菜等。活血類食物,如箭頭、辣椒;動態食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濕疹的治療壹般根據病情而定,口服藥物抗過敏為主,外用藥物為輔。濕疹與過敏密切相關,所以找到過敏原是治療濕疹的關鍵。患者可以在醫院做敏感源檢測,也可以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積極尋找可能致病或加重病情的原因,註意避開這些因素。
由於濕疹容易復發,往往導致很多患者在反復治療後失去信心,轉而使用薏仁水、花椒水等壹些民間偏方。對此,皮膚科醫生表示,偏方存在個體差異,請不要嘗試刺激性大的偏方,因為濕疹最怕刺激。
比如花椒水,花椒雖然有祛風止癢的功效,但也有壹定的刺激性。急性、亞急性濕疹用花椒水浸泡時,會因刺激而加重局部炎癥。
濕疹不僅要及時治療,還要“養”
濕疹不僅要治,還要“養”,不能燙、撓、洗。大部分濕疹患者會出現更多的抓撓和瘙癢。即使濕疹再癢,也最好不要撓。可以想壹些其他的辦法,比如分散自己的註意力,或者用冷水敷。不要用熱水燙傷或熱敷,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不僅如此,濕疹滲出部位要保持幹燥,盡量少洗,避免接觸化學洗滌用品、毛皮制品、肥皂、人造纖維等。
濕疹的最佳治療方法
內部療法
濕疹的治療以消炎止癢為目的。常用的有抗組胺藥和鎮靜劑。急性期可靜脈註射鈣、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或用普魯卡因作靜脈阻斷。
對各種療法效果不明顯的急性泛發性濕疹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壹旦急性癥狀得到控制,應酌情減量停藥,防止長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當出現感染時,要考慮添加相應的抗生素。
局部療法
應根據癥狀選擇合適的劑型,根據皮疹的需要和特點,選用清潔、止癢、抗菌、消炎、收斂、角質等外用藥物。
急性濕疹
無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洗劑,3%硼酸溶液長期冷敷。當滲出減少時,含皮質類固醇的乳膏可與濕敷交替使用。
亞急性濕疹
通常,經常使用麩皮餾分油、黑豆餾分油和含有皮質類固醇的乳劑和糊劑。為了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可在上述藥物中加入新黴素等抗生素。
慢性濕疹
常用皮毛餾分油、黑豆餾分油、煤焦油和皮質類固醇軟膏或乳膏,這些藥物也可制成硬膏劑或塗膜劑。此外,皮質類固醇的局部皮內註射可用於局限性肥大病變。65438+每周0次,壹般4-6次為壹個療程。
中醫療法
中藥治療濕疹的方法很多,根據不同時期的表現,治療方法也不同。急性濕疹濕熱重,腫脹滲出,宜清熱瀉火,涼血利濕,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亞急性濕疹宜健脾利濕,方用處士淩薇湯加減。慢性濕疹宜養血祛風,活血潤燥,用四物消風湯加減。
針灸療法
常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裏、委中、雪海;耳穴如肺穴、神門穴、皮質下穴、內分泌穴。
嬰兒濕疹怎麽辦?
1.如果孩子有濕疹,母親在哺乳期間應避免吃魚、蝦、蟹、蛋及辛辣食物,同時避免飲酒。
2、孩子的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是吃母乳。如果孩子吃牛奶,就要多加水少加糖,牛奶煮的時間稍微長壹點。另外,如果孩子消化不良,要及時治療。
3.避免讓刺激性物質接觸孩子的皮膚,尤其是孩子的濕疹,不要在患處擦油性護膚品。同時,禁止用肥皂和過熱的水沖洗患處。
4、應保持適宜的室溫,因為過高的室溫會加重濕疹的瘙癢。
5.平時孩子要穿柔軟、寬大的棉質或柔軟的內衣,避免穿化纖面料,內外套都要避免毛織品和毛料衣服。秦英經常清洗和更換嬰兒的尿布。
6.兒童可口服0.2%苯海拉明糖漿,劑量按每天每公斤體重1 ~ 2 mg計算,每日服用3 ~ 4次。也可給兒童口服撲爾敏,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35毫克,每日3-4次。
7.對於面積較小、病情較輕的濕疹,可在患處塗抹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皮炎平軟膏、復方地塞米松霜等)。但由於存在壹定的副作用,此類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宜塗抹過厚。對於脂溢性濕疹的孩子,只需要擦壹些植物油(如茶油等。)塗在患處,使痂皮逐漸軟化脫落。
8.家長在患病期間應避免寶寶與單純皰疹患者接觸,以免孩子出現Poxy水痘樣皮疹。
9.在孩子睡覺前,家長要妥善捆綁好寶寶的雙手,防止寶寶抓傷皮膚。
除了以上幾點,家長還要註意的是,嬰兒濕疹與嬰兒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很多癥狀相似。因此,嬰兒皮膚壹旦出現紅斑丘疹,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按嬰兒濕疹治療。
總結:我相信媽媽們對濕疹的了解會更多,因為孩子是濕疹的高發人群,所以媽媽們需要了解的還有如何應對濕疹,濕疹的飲食也有壹些禁忌,大家要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