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編》)
不同的名稱:大紅袍、臭寶(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矮仔(草藥分類)、大紅花(貴州民間驗方藥集)、刺桐、臭楓草、臭朱仝(福建民間草藥)、艾佟(江西民間草藥)、鳳仙草(湖南醫案)。
來源是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莖和葉。
植物形態學臭牡丹
落葉灌木,1 ~ 2米高。葉對生,寬卵形,長10 ~ 20cm,寬8 ~ 18cm,先端尖,心形基部,或近截形,鋸齒葉緣略呈波浪狀,頂部深綠色粗糙,底部密被短毛,淺綠色近光滑,但葉脈上有短毛,觸之有臭味;葉柄長約8厘米。花玫瑰色,芳香,為頂生密頭狀聚傘花序,直徑約10 cm。花萼小,漏鬥狀,先端5裂,三角狀卵形裂片,先端尖,密被短毛和腺點;花冠直徑約65438±0.5厘米,下半部組合成細管,先端5裂,裂片線形甚至長方形;雄蕊4,花絲和花柱都延伸,花絲通常比花柱短;子房上位,卵球形。核果周圍有宿存的花萼。花期為7-8月。掛果期:9月~ 65438+10月。生長在潮濕的森林邊緣,峽谷和房子上;也有教養。
分布於河北、河南、陜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等地。
這種植物的根也入藥,另文詳述。
夏季采收,曬幹。
化學成分葉子含有生物堿。
性味①福建民間草藥:“辛,溫,微毒。”
②浙江常見民間草藥:“辛。平。”
功能: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消腫解毒。治療癰、癤、乳腺炎、關節炎、濕疹、牙痛、痔瘡和脫肛。
①《綱要》:“洗痔瘡,治疔瘡,諸癰,脫肛。”
②福建民間草藥:“活血化瘀,排毒消癰。”
③民間常用草藥集:“健脾養血平肝。治崩漏、疳積。”
④江西本草手冊:“葉:有降壓作用。”
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止痛。”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鮮1 ~ 2兩);澆汁或服丸散。外用:搗、磨、調或水煎熏洗。
配方1治療癤腫:蒼耳、臭牡丹各壹大把。和稀泥,新水和調整衣服。黑水瀉痊愈。(赤水朱軒)
2治百癰:將臭牡丹的枝葉搗碎。(《簡編》)
③癰腫發背的治療:將臭牡丹葉曬幹。研磨成細粉,與蜂蜜混合。未發膿者可內部消失。若局部紅腫熱破潰後不消退,瘡痛,可用蜂蜜或香油塗抹,直至紅腫疼痛消退(陰疽禁用)。(江西民間草藥)
④治療乳腺炎:鮮臭牡丹葉半斤,蒲公英三錢四兩,麥冬四兩。將黃酒和紅糖加水煎煮。
⑤肺膿腫、多發性癤腫的治療:臭牡丹三兩株,魚腥草壹兩株。用水煎服。
6治療關節炎:臭牡丹鮮葉。擠汁服黃酒,每日兩次,每次壹杯,連服20天。如果好了,再吃壹次,直到痊愈。
⑦治頭痛:臭牡丹三錢葉,熊谷二錢,千金藤壹錢。用水煎服。(4)以下是浙江常見的民間草藥)
⑧治瘧:臭牡丹枝上嫩葉(曬幹研末)壹兩片,生甘草粉壹元。兩種味道混合在壹起,米粒和藥丸都有黃豆那麽大。每次吃七片,早上姜湯送服。(江西民間草藥)
⑨上火牙痛:鮮臭牡丹葉壹至兩片。水煮豆腐套裝。(江西本草手冊)
主治治療內痔外痔:臭牡丹葉四兩。水煎服,加少許鹽,放入桶中,用火烤患處,待水涼後,再煎,每日兩次,熏渣。(江西民間草藥)
⑾脫肛的治療:臭牡丹葉適量。熬湯抽煙。(陜西中草藥)
治療濕疹和局限性藥疹的臨床應用
將牡丹的莖葉曬幹,研成粉末。使用時,將藥粉放入單個紗布中,用溫水浸泡,敷於患處(並經常用溫水濕潤紗布,保持濕潤),每天濕潤1次。治療濕疹25例,治愈19例(皮膚完全恢復正常),基本治愈4例(皮膚接近正常,僅有少許脫屑和瘙癢),好轉7例(皮損明顯消退,瘙癢減輕),無效1例。局限性藥疹10例,治愈6例,好轉4例。
提醒妳:臭牡丹,中藥材,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