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常見的病害有葉枯病、白腐病、銹病、軟腐病、花葉病、紫斑病等。
葉枯病:選擇抗病品種;實行輪作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受損葉片和花梗。或在發病初期用10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浸種。
白腐病:用塑料薄膜增強大蒜植株的抗病性;集中焚燒或妥善處理患病植物殘體等。
銹病: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
壹.
大蒜常見的病害有葉枯病、白腐病、銹病、軟腐病、花葉病、紫斑病等。
葉枯病:選擇抗病品種;實行輪作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受損葉片和花梗。或在發病初期用10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浸種。
白腐病:用塑料薄膜增強大蒜植株的抗病性;集中焚燒或妥善處理患病植物殘體等。
銹病: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
壹.大蒜葉枯病
1,農控:選擇抗病品種(根據市場需求選擇抗病品種);實行輪作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適量施用有機肥,雨後及時排水,及時清除受損葉片和花梗。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拌種、浸種;當大蒜植株上部病葉率達到5%時,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稀釋噴霧500-600倍,7-10天/次,連續使用2-3次,視病情發展而定。
二、大蒜白腐病
1,農控: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采用地膜覆蓋,增強大蒜植株的抗病性;集中焚燒或妥善處理患病植物殘體等。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菌核凈1000-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連續噴灑10天。
第三,大蒜銹病
1,農控:輪作種植;科學施肥(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清掃農村,及時清除病殘,焚燒或妥善處理病殘植物。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500倍的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0-6000倍的40%福星EC,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1000倍的7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第四,大蒜軟腐病
1,農業防治:實行輪作,避免連作;加強田間管理,降低濕度,雨後清溝排水;清掃農村,及時清除病殘。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采用47%加裏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或77%科迪可濕性粉劑500倍,或20%龍克菌懸浮劑500倍,或50%丁二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進行噴霧防治,連續7-10天/次。
五、大蒜花葉病
1,農控:嚴格選種;加強田間管理,做好大蒜的水肥管理,避免過早老化;收獲後,受損的葉片、花蕾和病株會被及時燒掉。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2%菌克毒克水溶液200倍液、5%菌毒素水溶液200-300倍液或1.5%治癢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
六、大蒜紫斑病
1,農業防治:選擇抗病品種;與非洋蔥作物輪作2年以上;加強田間管理,主要措施有清溝排水,多施基肥,增施磷鉀肥,及時將傷葉、花芽、病株帶出田間焚燒。
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用1500倍的50%撲爾敏可濕性粉劑、500倍的64%抗病毒明礬粉,或500-600倍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