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學生詳細學習和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初始階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學會使用“修改符號”
在學習修改作文之前,首先要學習和掌握幾種常用的修改符號。用修改後的符號把文字改得簡潔明了,壹目了然;使用修改符號更改文本既省時又省力。教師和學生用修飾符號來修飾文字,他們有相同的“語言”,便於教和學。
有幾種常用的修飾符號:(略)
第壹,使用的符號要選擇得當;第二,符號本身要清晰。這樣可以盡可能避免師生和同學之間的“誤會”,讓復習順利進行。
2、教師示範評價
為了讓學生看到老師如何批改作文的全過程和步驟,老師在征得學生同意後,將原文放在屏幕上。先看壹遍,邊看邊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標出來,然後用紅筆修改。邊改邊評,讓學生知道為什麽,為什麽。改完後再讀壹遍,看看有沒有遺漏和筆誤。這樣學生就會知道通過聽和聽來判斷和批改作文的基本步驟。
3、師生* * *同評。
教師在課前打印出有代表性的學生習題,設計思維題讓學生閱讀原文,思考如何評價和批改。當學生的評語被“卡住”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引導,讓學生感到啟發,在師生同評中完成批判性作文的批改。
這是學生自主作文評價的初始階段,是開始。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要熱情指導,教給學生作文評改的基本方法。壹旦學生學會了作文評價的方法,教師就要大膽地把作文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作文評價中唱主角,教師在作文評價中唱配角。
二,學生自主復習作文三部曲
1,第壹步,老師簡單批了。老師只瀏覽壹次學生的作文,可以在別處記錄分數,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這樣老師壹兩個小時就能“批改”好作文,他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備課上。
2.第二步是讓學生進行詳細的修改。在作文評課中,教師要明確作文評課的基本要求。
。同學們互相批改,按照要求找出錯別字、用詞不當、病句等問題,對精彩的文字和段落自然地壹壹標註,打分,寫評語,簽上審稿人的名字。簽字的目的是對自己判斷的行為負責,也是為了方便課後互相學習交流意見。
3、第三步,優秀復習。這壹步是對批改中出現的高分作文進行點評。把壹篇高分作文解剖成“麻雀”,更具有典型性和示範性。評價的主角還是學生。當然,教師要善於引導,營造“百家爭鳴”的氛圍,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同時也要註意檢查和糾正。最後,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對復習作文進行評價。師生互評得出的壹般性結論可供學生參考,可以嘗試修改自己的作文。
這樣,學生起主導作用,教師起輔助作用,教師在作文評價中的“家長式”行為才能得到改變。從某種角度來說,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寫出來的評語和觀點,比老師寫出來的更有啟發性和感召力,更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
第三,學生對作文練習的自我評價和批改。
1,澄清是非,夯實基礎。
錯別字和誤用字、詞、標點符號,病句頻發,都源於學生寫作基礎和基本功薄弱。但是學生疏於改正,甚至懶於改正。以前老師不遺余力的批改,可有幾個學生能認真琢磨批改?真的是“深情卻無情的懊惱”!學生互相評價,互相改變,情況就大不壹樣了。學生不怕在老師面前出醜,就怕在同學面前丟臉。同學之間的互評互改,促使大家盡力去澄清那些寫作中的低級錯誤。態度端正了,思想認真了,錯誤率自然會大大降低,學生的作文基本功也會越來越紮實。
2、快樂寫作,日臻完善。
眾所周知,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壹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為此,我們大力提倡學生多讀多寫。事實上,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總是很低。很多同學認為要多讀書,感嘆優秀的作品太遙遠;寫多了,卻苦於沒東西可寫。所以激發學生多讀多寫的欲望是關鍵,學生互評互改就有這樣的效果。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試想壹下,當妳的作文肯定被大家稱贊的時候,難道還不足以激起更大的寫作欲望嗎?在很難寫出好作文的時候,同學們優秀作文的語言表達和排版技巧難道還不夠借鑒嗎?隨著評價中激起的興奮,有繼續寫下去的沖動。逐步潛移默化地提高寫作水平,不是壹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