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15g、桂枝10g、幹姜10g、黃芪12g、白術10g、陳皮10g、法半夏10g、
茯苓10g,麥芽糖30g(混合),甘草10g。
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三次用溫水送服。
桂苓疏肝湯加減:本方消腫益氣,溫陽化陰。
茯苓20g,桂枝12g,白術15g,法半夏10g,幹姜6g,黃芪12g,甘草10g。
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三次用溫水送服。
加味健脾湯:本方能溫補脾陽,利水滲濕。
茯苓15g、白術12g、大腹皮10g、幹姜10g、草果10g、附子6 g、厚樸10g、
豬苓10克,澤瀉10克,車前草10克,牛膝10克。
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三次用溫水送服。
加減:胃脘冷痛,手腳不溫:小建中湯+花椒6克,木香65438克(溫中散寒,行氣利濕)。
全身浮腫,尤其是腰部以下,且凹陷不易恢復,小便短,伴有氣短乏力:
石皮飲+黃芪15g,黨參10g(有利於中溫)
若吐清水、痰涎,伴腹脹滿:桂苓疏肝湯+厚樸10g,砂仁8g,大腹皮10g(調溫和胃)。
治療要點:
1。脾陽虛多由脾氣虛弱發展而來。脾陽虛必然和脾氣虛相結合,所以脾陽虛和脾氣虛往往是互指的。故在臨床治療中,常與人參、麥芽糖、白術、炙甘草等健脾益氣藥配伍使用。
2。原則上,脾陽虛引起的水腫,在嚴格的條件下,不宜用排除水分的方法治療。因為這種方法使用了劇烈的瀉下藥物,使水從大便中濕潤,雖然水腫暫時減輕,但也是有害的,水腫往往可以復發,所以禁用。只有長期使用健脾和胃的藥物,才能使脾得以康復,水濕得以運化,中焦得以有效調和,水法、濕濁各歸其道。另外,陽氣雖旺,水濕也會自行消失。
針灸:
針刺:每天或隔日壹次,取皮俞、舒威、內關、中脘、足三裏等穴。
久病體虛加關元。
艾灸:取中脘、足三裏、舒威、脾俞,用艾條或隔姜灸,每日1次。
1.應激:夏季註意通風降溫,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礦物質、電解質、維生素等抗應激藥物。2.便秘:合理調整日糧中精飼料與青飼料的比例,保證日常運動。如果出現便秘,可以用溫肥皂水灌腸,或者服用大豆油、硫酸鎂、硫酸鈉。3、胃腸無力、胃腸障礙:肌肉註射慶大黴素,另壹側肌肉註射復合維生素B促進消化吸收,每日1次,連服3天。
壹、育肥豬不吃飯,不發燒,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