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IBS)是指包括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異常、大便粘稠等壹組臨床綜合征。,持續或復發,檢查後可引起這些癥狀。IBS是最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
指導意見:
壹、壹般治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誘發癥狀的食物因人而異。壹般來說,應避免乳制品和大豆等產生氣體的食物。高纖維食物有助於改善便秘。對於失眠和焦慮,可適當給予鎮靜劑。
二、藥物治療:
1.胃腸解痙抗膽堿藥可作為腹痛癥狀較重的短期對癥治療。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對腹痛、腹瀉有壹定療效。匹溴胺是壹種選擇性作用於胃腸平滑肌的鈣通道阻滯劑,因此副作用很少。用法是50mg,壹天3次。
2.止瀉藥洛哌丁胺或復方地芬諾酯止瀉效果較好,適用於腹瀉癥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對於壹般腹瀉,應使用思密達、藥用炭等吸附止瀉藥物。
3.便秘患者應酌情使用瀉藥,但不能長期使用。半纖維素或水膠體,在腸道內不被消化吸收,親水性強,吸收腸腔內水分,增加腸內容物的水分和體積,促進腸道蠕動,軟化大便,被認為是治療IBS便秘的理想藥物,如車前草制劑和天然高分子多糖。
4.對於腹痛、腹瀉嚴重的患者可嘗試抗抑郁藥,但上述治療無效,精神癥狀不明顯。
5.奧美拉唑腸溶片,谷維素片,馬來酸曲美布汀片,聯合治療。
6.腸道菌群調節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可以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脹、腹瀉有效。胃腸動力藥,如西沙必利,有助於改善便秘。
7.胃腸動力雙向調節劑:過去國內沒有壹種理想的藥物可以綜合治療IBS,表現為高動力和低動力並存。現在,出現了以曲美布汀為代表的藥物。它通過作用於外周ENS阿片受體,直接作用於胃腸平滑肌,影響胃腸肽的釋放來調節胃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