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植優良飼草餵牛,如多年生黑麥草、紅三葉,需要種植1畝優良飼草才能養壹頭牛。
二是種植青貯玉米或購買玉米稭稈制作青貯飼料。每頭牛2000斤就夠了。種植壹畝青貯玉米可生產約10000公斤原料。青貯飼料的種植面積和數量根據牛的數量來確定。青貯飼料可長期保存不變質,是飼養肉牛的好飼料。
第三,給牛準備混合飼料,不要買商品飼料,養殖成本低,利潤高。
農村到處都沒有草也沒關系。只要種好草和青貯玉米,用青貯、草和混合飼料餵牛是很有效的,日增重可達0.7公斤左右。
我家住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科左後旗附近的壹個村子裏。科左後旗是中國著名的西門達爾牛之鄉,我們村也是養牛重點村。村裏大概=三分之壹以上的農民養牛,而且有擴大的趨勢。
養牛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地區地處黃金玉米帶,這裏種玉米的面積用海來形容,壹點也不過分。
雖然我們這裏叫科爾沁大草原,但是對於我們農區的人來說,能看到草原也是壹種奢侈。到了種植季節,看到的都是大玉米,走到馬路上就沒有空地了。所以春夏秋三季不可能放牛,冬天也不可能放牛,因為政府為了村莊衛生,避免環境汙染,發布了壹年四季禁止放牧的命令。況且就算放了也不行。為了防止火災,政府明令禁止在村子附近堆放大量極易燃燒的玉米稭稈,所以我們這裏的場景就是夏天的青海,冬天的黃海。
為了更好的保證黃牛每年的飼草供應,我們村民想了很多適合當地的辦法。以養奶牛為主的家庭,為了給奶牛多產奶,增加經濟效益,會以青貯玉米為主。它的操作方法是:在9月初,玉米芯處於乳熟期,玉米稈完全變綠的時候,用機械將整株帶穗玉米全部粉碎,然後存放在專門的地窖裏發酵。這樣做的好處是飼草多汁,營養豐富。但是成本太高了。
飼養基本的奶牛。以黃儲為主,其操作方法是:秋後將收獲的玉米稭稈用機械粉碎,然後儲存在大窖中發酵,再餵牛,其優點是成本低。
而以養肥牛為主的戶,也是以蓄黃為主,但需要更濃縮的飼料。
青貯黃貯後,剩余的大部分玉米稭稈在初冬玉米稭稈完全幹燥後,用機械進行粉碎、壓實、打捆,然後儲存。飼餵時,按壹定比例與青貯或黃貯混合,再餵牛。
這裏的牛常年關在房子裏,根本不需要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