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閃光燈偏色問題的解決方法是閃光燈和聚光燈總是拒絕配合,因為閃光燈默認色溫是5500K,也就是太陽光的色溫。不管妳的聚光燈是藍色還是紅色,閃光燈壹亮,就是白色,不會有偏色。本來用閃光燈照明是好事,因為避免了色溫不確定的場景照明,但也難以避免失去場景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閃光燈上安裝了壹個新的彩色濾光片來改變色溫。這也是把白色變成黃色或綠色的好方法,這樣閃爍的光和現場的光壹致,這樣可以保留現場的氣氛。難怪很多閃光燈廠商會推出原裝濾色器,有的閃光燈會自動檢測妳用的是什麽濾色器,可見廠商也很重視這些濾色器的應用。
如果妳沒有閃光燈濾鏡,閃光燈只發出白光,那麽妳會發現背景的活光和閃光燈的照明是兩種顏色,因為閃光燈可能不會覆蓋整個背景。比如在偌大的大廳裏拍攝,閃光燈不足以照亮整個大廳,只能照亮前面的人或物,所以閃光燈照亮的地方就會變成白光,而背景則是投射在場景上的顏色。
如果想改善,最好的辦法還是在閃光燈上加壹個濾色片,讓閃光燈的白光和聚光燈壹樣,這樣就不會有兩種顏色了。當然,妳也可以使用手動校正功能來徹底消除偏色。
實際上,測量活體光的色溫是非常麻煩的,因為面對復雜的光環境,我們很難用肉眼判斷它的色溫。所以大家只能通過顏色來區分。看到黃光是燈泡照明色溫低,偏綠是燈管照明色溫高。如果能看到現場的照明電器,判斷會更準確。
使用閃光燈時如何校正色溫?
我們來做個測試,在聚光燈已經很好的燭光環境下,用閃光燈拍人像,閃光燈無法覆蓋整個環境,會出現背景光和閃光燈不匹配的情況。我們不妨嘗試幾種方法,逐壹改善這些問題。
場景:我們的拍攝環境被暖黃色的燈光照亮。如果只是用相機來平衡太陽光白色,可以肯定的是整個環境嚴重偏色。用閃光燈照明會使正面變成白色,背面變成黃色。
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我們在沒有閃光燈的情況下,用自動白平衡拍攝,整體色溫會被修正甚至無味,這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而且沒有閃光燈補光,場景光線會很暗淡,陰影也不好看。
有陽光的白平衡拍攝當然會保持場景的氛圍,但是沒有閃光燈的時候,人物的光照不足,只能靠燭光,快門速度壹般會變得很慢,容易使畫面模糊。
如果用閃光燈補光,改善人物的光照,確實可以減少模特臉上的陰影,但是因為使用了日光WB,閃光燈的白光會讓模特的臉失去場景的氛圍,與背景不匹配,這不壹定是明智的。
我們換成了自動WB,加了閃光燈補光。結果並不是壹個好的方案,因為現場有兩個色光源,相機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色溫,所以事與願違。模型不夠白,背景不夠暗。這很奇怪。
然後,我們在閃光燈上加了壹個濾色器,改善閃光燈和場景的不匹配。但如果使用自動WB,相機會“智能”校正場景光線和閃光燈,整個畫面會失去大氣。雖然解決了閃光燈照明不協調的問題,但也完全失去了存在感。
嘗試了幾種方案後,我們終於找到了最佳解決方案。我們在閃光燈上加了壹個濾色器,白平衡是陽光預設的,這樣閃光燈就和場景壹樣是黃色的,沒有不自然的感覺。同時很活潑,閃光燈讓模特的臉被充分照亮,很舒服。
後補救方法
不是每個人都有彩色濾光片。突然發現沒有彩色濾鏡,不能用閃光燈怎麽辦?沒辦法,只能先拍,以後再補,不過要多花壹點力氣。
這壹次,我們使用Lightroom的筆刷工具來改善照片正反面的色溫差異。在Lightroom的最新試用版中,有這個新的筆刷工具。只要用戶在前景或者背景掃壹掃,就可以把色溫修正到壹致,效果非常好。
原片前景和背景的色溫差有點大。
在Lightroom中打開色溫調節。
使用色溫調節的筆刷功能來改變色溫。
拉絲部分配合整體色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