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治療:
痙攣性斜頸的治療首先要藥物治療。當癥狀發展到壹定程度,或者保守治療效果越來越差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仍處於發展階段,沒有標準的手術方法。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對痙攣肌肉群的認識。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手術治療方法中,選擇性周圍神經切斷術最受歡迎,雙側頸神經根切斷術和副神經微血管減壓術仍被部分醫生選用。我國陳新康教授倡導的三聯手術和選擇性頸後伸肌切斷術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國廣泛應用。
1.藥物療法
肉毒毒素註射療法是治療痙攣性斜頸的重大突破。多數病例肌肉註射肉毒毒素後3 ~ 4個月可得到明顯緩解,部分患者產生抗肉毒毒素抗體,逐漸對此治療無效。也有壹些患者對肉毒桿菌毒素治療沒有反應。此外,壹些患者發現很難維持這種治療。
其他藥物和物理治療,初始藥物治療包括苯海索等抗膽堿能藥物和安定等抗精神病藥物。這些藥物大劑量使用時,痙攣性斜頸可以得到壹定程度的緩解,副作用也很明顯。此外,長期的物理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也可能改善輕度痙攣性斜頸的癥狀。
2.外科療法
(1)藥物治療,主要是肉毒素註射治療,不再有滿意的效果,或者有嚴重的副作用。肉毒素治療失敗4個月後才能考慮手術。
(2)病程1年以上,最好3年以上,臨床癥狀不進展。
(3)肌張力障礙的癥狀局限於頸部,至少主要是頸部癥狀。
(4)最佳手術適應證為旋轉型、側攣縮型和雙側頭後傾型。前兩者適合三聯手術,後者適合選擇性枕下肌切斷術。選擇性周圍神經切斷術對旋轉型或其伴有輕度屈曲或後屈的患者效果最滿意。
(5)如果用1%利多卡因封閉雙側胸鎖乳突肌能改善屈曲患者的癥狀,可考慮雙側副神經切斷術或雙側胸鎖乳突肌切斷術。但屈曲性斜頸多累及頸前深層肌肉,手術效果不佳。有手術史、纖維化或關節病,手術效果差。
這種手術最初是由Cushing和Mckenzie設計的,是壹種單側去頸後肌神經的方法。此手術切斷頸1、頸2、頸3和部分頸4的前根。後來在丹迪的倡議下,為了通過徹底的治療獲得更好的效果,改為雙側手術。但過多切斷前支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如頸部無力、吞咽困難等。該手術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已作為痙攣性斜頸的主要手術方法廣泛應用於臨床。現在很難想象切斷頸1和頸2的前根在治療痙攣性斜頸中的意義,因為頸1和頸2的前根支配著咽喉部管理吞咽的肌肉,與頸後肌無關。此外,頸4和頸5後支主要分支的切斷對頸後肌的失神經支配非常重要,對術後保留拮抗肌的功能恢復正常運動也非常有用,所以這種手術壹直很少使用。
此操作最早由Freckman(1981)報道。Freckman等人認為痙攣性斜頸患者的癥狀與副神經根受壓有關,其發病機制可能與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相同。血管的異常沖動可能通過副神經根的交通支傳到頸髓根,使頸肌異常興奮。只有少數作者報道這種手術可以緩解痙攣性斜頸。
從1978開始,成為治療痙攣性斜頸的成功手術方法。經過多年的改進,這種手術方法針對性強,效果好,並發癥少,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神經外科中心治療痙攣性斜頸的唯壹手術方法。其成功的原因是它只切除那些產生異常頭部肌肉的支配神經,因此在手術前識別異常頭部運動所涉及的肌肉非常重要。為此,我們必須確定異常運動的類型以及與之相關的肌肉群。通過術前嚴密的臨床檢查,結合肌電圖、局部阻滯、頸椎CT薄層掃描和肉毒桿菌毒素治療史,可大致確定異常運動所涉及的肌肉,術中對受累肌肉及其支配的脊神經的識別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選擇性周圍神經切斷術的目的是去除異常運動,同時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頸部運動功能,這需要切斷所有支配引起異常運動的肌肉的神經分支。術中單極電閾值刺激是確定支配某塊肌肉的神經的關鍵,任何相關支配神經的遺漏都會導致術後部分或全部異常運動的復發。另外,過多的神經切斷會限制頸部的活動,應該避免。頸1和頸2的前支是唯壹支配喉前肌的神經,應適當保護。只需切斷頸1、頸2、頸3的後支。
三聯手術包括切除壹側脊神經後支(1 ~ 6)、切斷頭頸部肌肉(或肩胛提肌)和切除對側副神經。適用於國內陳新康教授倡導的旋轉性、側痙攣性斜頸,臨床廣泛應用。頸後支1 ~ 6切除及副神經切除與上述選擇性周圍神經切除相似,加頭頸部肌肉(或肩胛提肌)切除。
該手術主要用於治療頭兩側後傾的痙攣性斜頸,是痙攣性斜頸中最難治療的類型。雙側切除脊神經後支尚未取得滿意的效果。由於手術方法是選擇性切斷痙攣肌肉,保留非痙攣肌肉,術後異常運動消失,而正常的頭部運動和後伸功能得以保留。無頭不穩下垂。這可能是因為雙側枕下短肌群(頸1 ~ 2)、雙側頭最長肌(頸1 ~ 8)、雙側頸最長肌(頸1 ~ 8)、雙側肩胛提肌(頸3 ~ 5)和雙側胸鎖乳突肌(副神經)重建了頸部新的伸屈平衡。此外,被切斷的肌肉仍有神經支配,對維持頸椎關節和頸部形態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1)立體定向手術治療痙攣性斜頸效果不理想,定向毀損腦深部核團治療痙攣性斜頸尚無確切結論。目標可以選自蒼白球、丘腦腹外側核、前區-H、丘腦中央核等。壹般的經驗是,前l-H和丘腦腹外側核的Voa和Vop較好。如果痙攣性斜頸的臨床體征超過頸肌範圍,立體定向手術效果更好。
(2)目前國內外對痙攣性斜頸應用慢性脊髓刺激或慢性丘腦刺激也可達到暫時性效果。比如1978,Gildenberg介紹在1 ~ 2的頸髓外側柱上安裝壹個刺激器,在80 ~ 100 Hz進行刺激,流行了壹段時間,1988是Gootz。Bertrand定向植入刺激電極,該裝置在丘腦腹外側核(Voi,Vc)的刺激頻率為75 ~ 150 Hz,也取得了壹定的效果。
二、預後:
痙攣性斜頸是壹種起病緩慢,進展緩慢的疾病。經過幾年的病情演變,大部分患者的臨床癥狀處於靜止狀態或自動緩解,少數患者(約5%)自發恢復。痙攣性斜頸本身不會致死。頭頸部運動異常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也會給患者造成精神壓力,後期還可能引起肌痛。
痙攣性斜頸的辨證治療
中醫藥治療痙攣性斜頸
第壹,治療:
電針治療的主要穴位是田蓉、容後、天窗和腋窩。匹配點:柏楊和合谷。容後穴位置:下頜角後方,耳垂後方凹陷處下方1.5寸。治療方法是每次取同側頸部壹個主穴和兩個頸肌痙攣突出的臂穴,視情況取另壹個配穴(同側)。針刺完頸部的主要穴位和配穴後,稍擡稍扭,連接電針儀。其中頸點接負極,匹配點接正極。具體要求如下:田蓉穴,直刺5 ~ 8分鐘,電針時頭轉向針刺側,肩同側;治療後:直刺0.5 ~ 1寸,電針時頭部向針側旋轉;天窗:直刺5分或斜刺1寸向上,電針順時針側向上運動、聳肩。手臂上的穴位,向內向下斜刺1.5寸。感到腫痛後,撚轉結合小提插運針1分鐘,留針不電針。通電或離針20 ~ 30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15次為壹個療程,未痊愈者停針3 ~ 5天後繼續下壹個療程。物理療法和按摩有時可以暫時緩解痙攣,例如,在頭部旋轉時對同側下頜施加適度的壓力(感覺生物反饋技術)。(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詳情請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