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用法]
當歸10 ~ 20g、白芍10 ~ 30g、川芎6 ~ 15g、茯苓10 ~ 30g、澤瀉10 ~ 30g、白術10 ~ 30g。服6味,* * *研末,每次6g,兌酒,每日三次。或水煎服,每日三次。
[處方]
1.孕期急性腹痛,或持續疼痛。
2.頭重、頭暈、心悸、排尿困難、頭面部及腳踝水腫。
3.舌紅,苔白膩,脈細緩或有滑弦之象。
[現代應用]
1.廣泛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附件炎、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胎位異常、妊娠高血壓、閉經、更年期綜合征、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產後抑郁癥等婦科疾病。
2.以疼痛為應用對象,部位不限於腹部,不分性別,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膽囊炎、泌尿系結石合並感染、腸梗阻、痛風、冠心病、心絞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腸痙攣等。
3.皮膚或頭發異常,表現為膚色黑或白,缺乏光澤,色素沈著,少油,頭發幹枯,易開叉脫落,或紅或黃;嘴唇容易皸裂甚至出血,如痤瘡、雀斑、凍瘡、急慢性濕疹、蕁麻疹、下肢靜脈曲張、疣、斑禿、脂溢性脫發、銀屑病等。
4.本方還可用於心力衰竭水腫、腎病水腫、肝硬化腹水、創傷後綜合征(眩暈)、美尼爾綜合征、腦血栓、過敏性鼻炎等疾病。
5.其他還用於治療高血壓、低血壓、膀胱炎、前列腺增生、闌尾炎、痔瘡、老年癡呆癥、運動性血尿、結膜炎等。
[經驗參考]
這個方子被日本中醫稱為“女性的聖藥”,廣泛應用於婦科疾病。是血水同病的專方。女性盆腔炎常表現為腹痛、白帶增多,可視為壹種血水病。如《嶽美忠醫案》記載用原湯治療慢性盆腔炎,癥狀為腹痛、白帶、頭暈。奈用此方治療附件炎49例,並按原方制成膠囊。結果治愈34例,好轉1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1.8%(湖北中醫雜誌,1988;4:25)。謝春光等人將此方制成膠囊治療痛經90例,並與田七痛經膠囊比較,發現療效高於後者(中醫雜誌,1989;8:23)。有人用此方治療胎位異常170例。結果表明,胚胎移植率為80.6%,孕29-36周內服用成功率最高,療效高於膝胸臥位(上海中醫雜誌,1987;7:7)。夏重方用此方加桂枝治療妊娠晚期腹痛水腫所致的無尿,服藥後4小時排尿(遼寧中醫雜誌,1988;11:3)。日本醫生也用此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先兆流產、妊娠中毒、不孕癥、更年期綜合征、子宮肌瘤等。
在今天的中醫臨床中,該方的應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婦科病的範疇。如蔣雲陽用此方治療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聲帶肥大、內耳眩暈癥(江蘇中醫,1989;6:5);畢益銘用加味湯劑治療闌尾炎102例,療效滿意(中醫論壇,1989;l:30);楊用自擬方加減治療黃褐斑235例,結果治愈58例,顯效69例,有效87例,無效27例(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7;5:36)。大冢認為,此方無腹痛者可用,有惡心嘔吐者不可用(中醫診療總結)。《日本中醫經典驗方》載有西壹郎運用此方的經驗:與其說是惡性貧血,不如說是水代謝紊亂引起的血液循環障礙,看起來像貧血,常常使人感到寒冷。(男女都是,就是肌肉骨骼虛弱,跟氣候條件無關,身體冰冷。此外,還帶來自主神經不穩定。本方證候為體質虛弱,內臟虛弱,消化系統癥狀較少。虛弱的女性用它來暢通血液循環,溫暖身體,改善皮膚組織,所以有人稱它為口服美容藥。事實上,大多數男女老少都有臍至胸的急性疼痛,女性有子宮痙攣、頭暈、心悸、心悸、肌肉痙攣(均為水汽所致)、紅眼(紅眼、午間紅眼,不像眼睛深紅色、紅腫,需仔細區分)、面色蠟黃、貧血、腰。
鐘石有“血不利於水”之說,當歸芍藥散就是治療藥方的最好註腳。“血虛”不同於血瘀。相對於較輕的壹層,“血滯”這個名稱可能更好理解。鐘石明確表示“女子經水不通,經血不通。”因此,“血虛”在女性中有月經異常,如痛經、月經前期和後期、月經過多和月經過少、崩漏和閉經,而在男性中有出血、手術、外傷和跌倒史。“水”這個詞指的是廣義的水汽:疾病。就本方而言,要從藥物組成上尋找符合本方特異性的癥狀,即茯苓頭暈尿痛,澤瀉頭重出疹,白術心下部水樣音或大便異常,女性經期常腹瀉或瀉下,男性常尿痛或汗腳。這個證明要重點看仲景給的條文裏的“痛”字。當然沒有疼痛的癥狀,也有機會使用當歸芍藥散,但是可以肯定的說,當歸芍藥散綜合征中疼痛是最常見的,很容易出現疼痛的癥狀。疼痛並不局限於“肚子”,可以出現在頭、頸、胸、胃、腰、關節、皮膚和四肢。疼痛的性質,或腫脹,或絞痛,或脹痛,或悶痛,或脹痛等。,都是可能的。這個方子腹部診斷的經驗是:有臍旁攣縮的疼痛,有的向右推向左移,有的向左推向右移。如果肚子裏有東西而不是腫塊,那就屬於血水郁結。
仲景元方中,白芍用量最大,其次是川芎和謝陽,當歸用量最少。臨床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考慮:便秘、出汗困難、皮膚瘙癢者重用當歸;白芍不僅能緊急止痛,還能止血利尿,很平和。除了便溏頻繁出現“胃氣虛弱易動”外,各種疼痛、血液病都是加大劑量;川芎長於止痛,但刺激性氣味散。用量過多易阻礙胎兒,妊娠期慎用,壹般為3 ~ 6g;《本草綱目》說:“澤瀉雖多服壹劑而暈,猛服則明日。”若領導頭暈,可再用30 ~ 60g止瀉,但應停藥,不宜長期服用。在具體的給藥方法上,仲景的原方是酒與和服相結合,其意在於水濕之邪,與五苓散制劑同義,以湯防癮、防濫用。以酒代藥,是取辛熱活血,與取白術粉、當歸粉是壹樣的。前幾天臨床上普遍改為煎服,不用酒精,療效也不錯。但在辨證論治正確的情況下,當湯劑無效時,改為散劑沖服,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方子經常單獨使用,不用隨意加藥,見效快。常與柴胡、半夏、桂枝、黃芪等分類方同用。如果服用後出現小便或有血色、大便或進水等現象,則是醫學上有病的好征兆,應堅持多服。歷代醫家認為,後世名方逍遙散是由當歸芍藥散衍生而來,或者逍遙散是四逆散和當歸芍藥散的加減。用“氣血水”理論來區分以上三個方面。四逆散屬於氣劑,當歸芍藥散屬於血劑,逍遙散屬於氣血劑。三者的關系和演變壹目了然。其實根據筆者的經驗,四逆散、當歸芍藥散比逍遙散應用更廣泛,加減進退更靈活。
[原創點睛之筆]
女人懷孕時,在府中痛苦,以當歸、芍藥為主。(《金匱要略》第十七條、第二十條)
當歸、白芍、川芎、茯苓、澤瀉和白術。六味奉上,杵散。取方寸刀,酒,每日三次。
【文選筆記】
曹:當壹個女人懷孕時,她依靠胎兒的血液。因為懷孕,全身氣血轉遲,水濕不能隨之運化,反而停止了對下焦的阻滯,延伸到腹部,這就是腹痛的起源。處方用熊、桂、芍活血,用茯苓、澤瀉、白術利水除濕,但利水和血分離,止痛。如果妳治愈了壹種疾病,妳就會倒向它的主人。吃了壹夜腹痛,用承氣治療,得了就止痛;寒益腹痛,則四反治之,調中,寒去則痛止;肝脾腹痛用小建中治療,脾內疼痛停止;蛔蟲引起的腹痛用烏梅治療,蟲蔔引起的疼痛則止,止痛藥物多。當歸芍藥散仍用於治療孕婦疼痛。吐多不知病原體的醫生有治法,古法不孕(《金匱要略》)。
尾臺湯榮:可治療產後腹瀉、腹痛、排尿困難、腰足麻痹,或目赤疼痛;如果好處不限,給怕冷的人加附子。如果不盈利,便秘會加重黃;女方來月經三四個月了,確診為腹部絞痛,胎兒應該不在手上,或者腹部痔瘡疼痛帶血,很難確定懷孕是否結束。如果用這個方子來增黃,會很快,但是十幾天後腹部就軟了,而且如果她懷孕了,胎氣很快,懷孕幾個月,胎兒萎縮沒多久,腹部就急了。對於目赤眼痛,心下有飲,頭暈流淚,腹脅脹痛的患者,此方也適用;脫肛,腫痛,出水過多,有奇效(廣義類比公式)。
唐本求實:此方與芎歸膠艾湯相似,適應癥相似。不同的是有當歸、川芎,還有生地、阿膠、艾葉,所以止血效果相當厲害。只有當歸和川芎,作用相對較弱。但其中含有茯苓、茯苓、澤瀉,所以有治療頭暈、心悸+乙脅、肌肉抽筋、小便不利的特殊能力。故本方對腦、神經、肌肉、心臟、腎臟、子宮等疾病均可有效。腹部綜合征也差不多,不過,這個綜合征本來就是因為水中毒,所以腹部有點虛弱,胃裏肯定有停水,身體其他部位就得認為停水在等,這就不壹樣了(黃菡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