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中醫被廣泛稱為“三藥三方”,這壹點在官方的診療文件中得到證實:
三種藥物:
金華清肝顆粒由麻杏石幹湯和銀翹散組成,於2009年開發用於對抗H1N1流感。310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發熱和炎癥反應減輕。在新冠治療中,輕度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出院時間大大縮短。
連花清瘟顆粒是在2003年非典之後,以麻杏石幹湯、大黃和銀翹散為基礎研制成功的。用於抗擊流感H1N1和新冠肺炎疫情。證明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緩解炎癥,多次售罄。
血必凈註射液是在血府逐瘀湯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於2003年非典之後研發上市。血必凈註射液作為膿毒癥和感染性休克的輔助治療,具有明顯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減輕肺損傷,降低死亡率。
三方:
清肺解毒湯,化濕解毒方,宣肺解毒方。指麻杏石幹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射幹麻黃湯等著名的古代防疫驗方。
其中,宣肺排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第壹個方劑。2020年初疫情對減少肺損傷效果明顯,280例患者無壹例轉為重癥。化濕敗毒方誕生於武漢疫情主戰場,對輕、中、重疾病均有療效,抗炎、抗病毒、免疫作用突出。清肺排毒湯具有顯著的阻斷重癥發展的作用。
在三年的抗疫實踐中,民間廣泛使用的其他中成藥還有藿香正氣丸、桂枝顆粒、方靜敗毒顆粒、清熱解毒顆粒、復方金銀花顆粒、防風童生丸等。
雖然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受到質疑,被認為沒有數據,與西醫、吹牛、安慰劑並列,但其貢獻得到了壹線醫護人員的肯定。最近壹些“開放疫情”的謠言,也讓很多具有防疫作用的中成藥開始流行,成為家庭必備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