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異名棗根(本草經註)。
出處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根,植物形態詳見“棗”。
性味《四川中藥誌》:“性平,味甘,無毒。\"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經不調、風疹、丹毒。
①《錢進方》:“治小兒火丸,從足起,赤者,煮汁沐浴五六度。\"
②分類藥物:“治嘔血、虛脫。月經種子。\"
③《四川中醫誌》:“降乳,清熱,調經。小兒燥濕祛風丸。\"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外用:煎服,洗凈。
藥方①治療蕁麻疹(馮丹):用大棗根和樟樹皮泡澡,每天兩次。(四川中醫年鑒)
②治療關節痛:大棗壹兩根,五加皮五塊錢。用水煎服。(江西本草手冊)
3治胃痛:鮮棗根二兩,豬舌壹條。燉著吃。(江西本草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