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是中醫術語。壹種以腎陽不足、溫熱失職、氣機失疏為表現的虛寒證,稱為腎陽虛證。多由體內陽虛、老年人腎虛、久病傷腎、宅內過勞等因素引起。
中醫認為腎主水,腎楊燦氣化蒸騰水。腎陽不足,蒸騰氣化無力,小便便長而清,故腎陽虛證有腎的病變。腎虛多為疾病的長期積累,切不可急於求成而使用補藥,或使用成分不明的藥物補腎壯陽,而應慢慢調理。腎陽又稱元陽、真陽、真火,是十二經脈的根本,其先天之本在於腎。腎與命門同為氣,是陰陽消長的樞紐。腎陽主全身之陽,火衰則因陽虛。
腎陽虛與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NEIS)有關。腎陽虛證在下丘腦-垂體-靶腺(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腺和胸腺)軸上有不同的環節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主要發病環節是下丘腦(或更高中樞)的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