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大全 - 脾陽虛寒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

脾陽虛寒常用的中成藥有哪些?

常見的治療脾陽虛寒的中成藥有:

(1)附子理中丸

理中丸加附子,即附子與辛熱之品,有助於心陽疏脈,和脾陽強運,滋腎陽益火之功。這是治療脾陽虛的不二法門。服用時可服用生姜蔥白湯,能起到外散寒氣,內溫脾陽的作用。

(2)黃芪建中丸

即黃芪建中湯的新劑型。服用時,可將紫蘇葉煎服,以增強辛溫解表的功效。

(3)丁口理中丸

即理中丸由丁香和豆蔻組成。紫丁香味辛溫,能散中寒,減少不良反應,止嘔;豆蔻辛溫,芳香健脾,性中溫。在兩種成分中加入理中丸,不僅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還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氣濁氣滯不調和之證,如上腹部隱痛,食後全身惡心,大便稀,脈緩等。若脈緩浮,可用紫蘇葉蔥白煎服。

(4)溫中健胃丸

處方用吳茱萸、幹姜溫中散寒;炒麥芽和神曲可以健胃消食。與藥丸合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腹痛溫熱、嘔吐流涎者。服用少許紫蘇葉煎劑,是治療脾胃陽虛、食積感冒的良藥。

(5)小建中合劑

是小建中湯的新制劑。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常用方劑。通常可作為脾陽虛患者的滋補方藥。

  • 上一篇:每天喝大紅袍的好處
  • 下一篇:巴西龜的傷口發炎感染,已經腐蝕了壹大塊皮膚。鼻子已經被腐蝕了!烏龜很痛苦。急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