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因為發燒咯血在縣醫院住院壹個多月,回老家住了兩個星期。咯血復發,去急診就醫。診斷: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形體消瘦,氣短咽幹,咳嗽,痰中帶血,純血紅色,飲食無味,大便幹結,舌紅,苔薄黃,脈數。該證屬陰虛火旺,肺絡損傷。治療宜滋陰降火,平絡止血。
處方:西洋參、沙參、麥冬、桑白皮、黃芩、生地、山藥、阿膠、甘草、半夏、大棗,7劑,水煎。
服藥後發現精神好轉,飲食增多,咳嗽仍氣短,痰中帶血,藥已病入膏肓,於是原方以證治之。壹個月後顏色變紅,咯血消失。告訴我定期服用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藥丸,對未來有好處。
患者肺陰不足,導致虛實失衡,導致胃陰不足,火虛金刑,肺絡受損,血從絡中溢出,咳血。由此可見,上述疾病雖然主要表現在肺,但其實都源於胃。提出以麥門冬湯為主,養胃益氣,生津補肺,以清虛火,平絡止血。這就是所謂的“強水控陽大師”,所以相當合理,方證得當,療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