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證辨證多為外感風寒所致,外寒內飲,相互爭鬥,阻塞氣道,肺不表,寒性喘鳴,故咳喘,咽部喘息,痰沫清稀;當風寒系於表時,會看到惡寒無汗、流涕、脈滑或指紋紅;痰飲蘊肺,楊琪不能暢傳,可見面色蒼白、四肢冰涼、舌紅、苔白滑等癥狀。這種綜合征如果不及時治療,往往可以轉變為寒熱錯雜證。
此證以咳嗽、氣喘、喘息、痰涎稀薄、舌淡苔白為特征,伴有風寒表證。
治療方法:溫肺散寒;醫教教育網:收集整理化痰平喘。
主方小青龍湯、三子養親湯加減。(《傷寒論》《韓醫通》)
常用藥物包括麻黃、桂枝、阿莎麗、幹姜、半夏、白芥子、蘇子、萊菔子。
咳嗽劇烈者,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化痰止咳;喘息、哮鳴劇烈,加射幹、僵蠶、地龍祛痰解痙;哮喘很迅速,加入赭石和鐘乳石,減少逆流,緩解哮喘。如果表寒不太好,冷飲堵肺,可以用射幹麻黃湯加減。如果外寒未解,內熱盛,就是外寒內熱之證。癥狀為氣喘喘息,流涕流涕,或惡寒發熱,痰黏黃,口幹口渴,舌質紅,舌苔白,脈滑。大青龍湯加減可以解表清裏,化痰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