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茶是以中草藥牛蒡根為原料的純天然茶葉;在日本占領中國臺灣省期間,臺南曾為日本皇室種植了大片土地,種下了柳川的理想母種。20世紀80年代後,中國大陸在徐州豐縣引進並大面積種植。
特點是根深、葉肥、肉厚。壹級牛蒡直徑3cm,長度卻超過70cm,皮色發黃。當地人叫它金牛蒡。由於牛蒡根深入地下,能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養分,所以營養價值特別高。
牛蒡壹年只能收獲壹次,從整地到收獲需要長達半年的時間,而且需要避開雨季,更加難得珍貴。明代李時珍稱之為“切苗淘洗為菜,取根煮之,露為果脯,必益於人”。
牛蒡茶是壹種色澤金黃的保健飲品,也可以燉、煮、涮、做湯。
歷史:
日本人參,學名牛蒡,又名日本人參、日本牛鞭等。公元940年,日本從中國引進糧食,並改良成食品。日據臺灣省時,要求當地農民在臺南大量種植,而在中國大陸,青島湖和臺山之間的地區是極好的。在江蘇省豐縣金陵和山東臨沂(中國牛蒡之鄉)蒼山縣(今蘭陵縣)有種植基地,通常出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臺灣省等地,在各牛蒡產區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