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虛證內治以益氣健脾為主。常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1.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食少便溏、胸悶、呃逆等。主方:六君子湯。處方:黨參、白術、茯苓、陳皮、法半夏、炙甘草。腹脹疼痛、惡心嘔吐者加木香、砂仁、藿香;若腹瀉伴有腹部冷痛、手腳不溫,加附子、幹姜;或咳嗽、咳痰多、惡心頭暈,加竹茹、枳殼;若長期咳痰多而稀,氣短乏力,加紫菀、金銀花、白前。2.脾胃虛弱水濕證:食少便溏,氣短咳嗽,四肢乏力。主方:參蒼白術散。藥方: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山藥、炒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均為細粉,用開水或棗湯沖服。若同時見白帶過多,則加蒼術、車前子、澤瀉、柴胡;若白帶持續時間較長,可加入金櫻子、芡實、煆龍骨。小兒疳積,取沈淩白術散加雞內金、神曲、麥芽、山楂為細粉,每日三次,1。(2)針灸療法1。穴位:內關、中脘、足三裏、脾俞、舒威、關元、監利等。,每天或隔日針刺1次,用補法或平補瀉法。輪流挑點。小兒疳積,用三棱針刺破中指第壹指節掌面,適用於輕微出血或黃色粘液。4天1次,5次為1療程。2.艾灸用於選擇中脘、足三裏、神闕、舒威和脾俞。用艾條或隔姜灸,每天1次。3.耳針取交感、神門、肺、胃、十二指腸穴。每次選2 ~ 3點,1次隔天。
上一篇:用蜂蜜泡水的三七有什麽功效和作用?下一篇:百度藥膏對痘痘有什麽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