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學家孫思邈在《錢進坊》中說:“久癰生金瘡,敗於深疽,經年累月成附骨疽,深爛發黑,有人斷骨。”他還說:“凡是得了骨疽的人,都是因為骨疽未斷,附骨成膿而得名,所以他以大結為樂,丈夫和母親以大結為樂,孩子也是脊柱之苦。”這些癥狀的描述與骨結核非常相似。
其中將飛屍鬼癰(類似肺結核)歸入肺證治,並指出霍亂是飲食所致,對骨關節病(骨關節結核)的易發部位的描述,對糖尿病與癰的關系的記載,都表現出了較高的認識水平。對穴位適應癥的討論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壹個準則,阿是穴的選擇和“同大小”的提倡對選穴的準確性頗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