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習俗,長期的實踐對壹些疾病形成了獨特的治療經驗。比如高寒地區專治風濕病,鄂倫春族對凍傷有獨特的治療方法,草原遊牧民族擅長治療跌打損傷和腦震蕩。民族醫藥發展涉及民族和地區廣泛,產品形式多樣。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雲南從民族藥中開發了20種新藥,其中著名的“傣宋冀”是從傣藥“牙胡奴”中開發的壹種肌肉松弛藥。“腎衰果片”是從景頗族“木柵”中分離出的豆腐苷研制而成的。燈盞細辛註射液是由苗藥燈盞細辛研制而成。治療肝炎的“青葉丹片”是由哈尼族藥物青葉丹制成的。哈尼族醫藥“莫紮依尼”生產的“昆明山海棠片”可用於治療類風濕和紅斑狼瘡。從納西藥“Esumong”(巖白菜素)中研制出“巖白菜素片”。
藏藥唐沖博納是青藏高原的特產。提取的山莨菪堿和山莨菪堿具有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各種中毒性休克、頭暈等疾病。“雞肝寧”和“益肝寧”是由藏藥“華安疇”的提取物制成。中藥“迪達丸”、“藏茵陳糖衣片”、“藏茵陳膠囊”都是用藏茵陳制作的。以唐古特瑞香和麝香為原料,生產“青海麝香膏”和“祖師麻註射液”。維吾爾藥雪蓮用於生產風濕靈膠囊、註射劑和梨膏。
上一篇:酒精擦拭退燒的正確方法應該怎麽做?下一篇:偏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