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胃腸積熱。
治法:瀉熱散結,潤腸通便。
主方:火麻仁丸、赤小豆當歸粉。火麻仁20克,枳殼10克,厚樸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大黃4克,赤小豆15克,當歸10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15劑量,水煎。
二診(2009年6月65438+10月10):大便已過,血止,口瘡減輕,腹脹輕,舌紅,苔薄黃,脈細而輕。
麻子仁丸、蟹黃散加減:火麻仁20克,枳殼10克,厚樸10克,杏仁10克,白芍10克,生大黃2克,防風6克,石膏20克,梔子10克,藿香10克。15劑量,水煎。
隨訪觀察,患者大便通暢,痔血未作,口瘡已愈合。
按:《蘇文居痛論》:“熱氣留於小腸,痛在腸內,熱盡則難出,故痛而不能閉。這個病人腸胃積熱,很久都不清楚。暑熱對津液有害,腸道幹燥,便秘就成了痔瘡;熱逼血溢,積熱蒸發而生口瘡。用麻子仁丸潤腸通便,用赤小豆當歸散清熱解毒,使熱出腸,用蟹黃散清火,達到祛邪祛病的目的,所以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