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酒渣鼻是由於脾胃濕熱,肺中蒸化所致。臨床癥狀:鼻子發紅,長時間呈紫黑色。更有甚者可延伸至鼻翼,皮膚變厚,鼻子增大,表面隆起,凹凸不平,像疣壹樣。嚴重者稱為肺風或肺風痘。鼻疹,如小米,紅腫,破後有白汁,時間長了有白屑。
治療原則: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疏風宣肺。
口服給藥的基本處方:
當歸、川芎、荊芥、薄荷、白芍、紅花、甘草、牡丹皮、桔梗、防風、角山梔子、黃芩、連翹和白芷等份。每次研磨6克粉末,加入1片生姜和少許水煎服綠茶,飯後服用。
方藥:當歸、川芎、紅花,養血活血,溫散寒凝雪;牡丹濕冷活血,通絡化瘀。荊芥、白芷、薄荷、連翹具有解表祛風、通竅的功效。梔子、黃芩清肺,防止邪熱壅肺。桔梗帶有活血化瘀、祛風宣肺的藥物。本方用於治療風熱壅肺、血瘀、鼻紫、酒渣鼻。
外部處方:
酒渣鼻外敷法:大黃、硫磺等分,研成細粉,用水調和,每晚敷於患處。
註意藥材要從正規藥店購買,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這樣才能保證藥物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