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又名魚鷹,俗稱“羅羅鳥”,當地人也稱其為抓魚鳥。繁殖後代每年冬天,鸕鶿的臉在繁殖前都是紅色的。交配壹周左右,臉變黃,然後產卵。鸕鶿蛋的大小和顏色與鴨蛋相似。壹只鸕鶿壹次產卵約15枚,少則3、4枚。此時的鸕鶿,面目猙獰。橋崗村的漁民用母雞孵鸕鶿。孵化鸕鶿的時間壹般為26天。鸕鶿出生後大約2到3小時才能餵食。第壹次餵食壹定要餵到小泥鰍的頭部,因為小泥鰍的頭部有可以放大小鸕鶿喉嚨的骨頭,方便下壹次餵食。壹周後,鸕鶿的體重增加到300克,身體開始長毛。到15天時,它的食量猛增到200g/天,體重達到700g。鸕鶿壹個月的食量在300g左右,體重為1500g,兩個月的食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