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的。但青年男女婚前有相對自由的戀愛活動,多在節日或淡季進行。村子附近有個固定的地方,本村的姑娘和村外的男青年在那裏唱歌,雙方感興趣後交換禮物作為定情信物。這種青年男女之間的傳統社交活動,在黔東南被稱為“遊山玩水”(又稱“搖馬”)。
黔東南苗族以大米為主食,玉米、紅薯、小米以及多種雜糧副食。肉類包括家畜、家禽和魚,蔬菜包括豆類、蔬菜和瓜類。此外,他們還采集野菜,從事漁獵來補充。酸辣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黔東南石洞口地區的“飛歌”(準確的意譯應該是“大聲唱”,即“大聲唱”。)常由兩人或四人齊聲演唱,嘹亮、奔放,曲調明快,感染力強。
苗族的采花、刺繡、織錦、蠟染、銀飾等民間工藝絢麗多彩。用蠟刀蘸蠟在白布上畫出圖案,然後浸入染缸中染色,再用水煮開,去掉黃蠟,呈現出藍底白字的圖案。蠟染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苗族中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