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癰,壹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集中性炎癥,好發於頸背部,常伴有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
2、腫,從肉,中(重)音。本義:癰的本義相同。腫癰。
3、皮膚上生瘡、腫瘍;(聲音。Chuáng,蒼生。本義:皮膚腫脹潰爛的疾病;癰、癱、疽、癤等。
4、癤、癤。也指樹枝樹幹上的疤痕。如:癤子;皮膚病,由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侵入毛囊引起。癥狀是局部充血、流膿、發紅和疼痛。
擴展數據:
癤、腫、瘡、癤是壹種嚴重的皮膚感染,尤其是孩子有了,大人壹定要及時治療,並詢問醫生具體措施,否則孩子可能會因為不適而抓撓,進壹步加重病情。
癰、腫、瘡、癤主要是人體的火毒或外感熱毒所致。局部氣血凝滯,血融於腑,化膿。比如局部能量太多,導致局部組織再加熱,容易受害。
患了病以後要忌食,主要吃壹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少吃燥熱的食物。註意飲食清淡,服藥治療,疾病很快就會痊愈。
百度百科-癰腫瘡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