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癥狀是下顎或耳腹側的非炎癥性波動性腫塊。在急性期,動物不安,流口水很多,腫脹堅實,輕微疼痛。貓頭頸挺直,咀嚼緩慢,流涎,口腔黏膜充血腫脹。常伴有下頜間隙蜂窩組織炎,頜下腺常形成膿腫,破裂後可流出濃稠的汁液流入或流出口腔。愈合後,局部硬結不易消散。
通過觸診和穿刺可以做出診斷。常可提取出金黃色或血性粘液。它的液體是粘稠的,以線性的方式從針裏流出。
治療:
餵流質食物,如牛奶或肉湯。
發病初期可用復方醋酸鉛溶液冷敷頸部,每日3~4次,2~3天後可用20%硫酸鎂溶液熱敷。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或頭孢菌素也可肌肉註射。形成局限性膿腫時,應及時切開。
手術治療。經常吸痰可形成囊腫疤痕組織,防止唾液漏出,但多數病例6-8周後復發。麻醉下可切除大量囊壁排出內容物,可用硝酸銀、氯化鐵酊或5%碘酊腐蝕內壁。頜下腺-舌下腺切除術是臨床常用的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