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大全 - 濕疹的治療

濕疹的治療

濕疹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瘡”。所謂“毒”,是指壹些在體內引起排斥和敏感反應的熱毒,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用品(如油漆、化學膠、樟腦丸等)引起的。).至於“濕”,則是指身體因濕而機能不振。由於人體70%是水,如果水的運行停滯,身體就會處於“濕”的狀態,出現四肢沈重、浮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癥狀。1.青黛、滑石粉、柏樹各15g,冰片9g。* * *研成細粉,用香油調成糊狀,外敷患處,1,每日3次。對治療急性濕疹有效。

2.枯礬10g,爐甘石30g,冰片6g,苦參15g研成細末備用,外敷患處,每日兩次,1,治療陰囊濕疹有很好的效果。

3.吳茱萸(100g),研成細粉,與扶松膏調成糊狀,外敷濕疹部位,1 3次,壹般用1次止癢,6-15天即可痊愈。系統療法:

1,非特異性脫敏治療:急性或亞急性濕疹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ml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脈註射,1次/d;或0.25%普魯卡因20ml加維生素c1 ~ 2g靜脈註射,1次/d。

2.糖皮質激素:壹般來說,不建議使用。對於急性炎癥和全身炎癥者,可考慮短期使用,如潑尼松20 ~ 40 mg/d,起效後可酌情減量甚至停藥。

  • 上一篇:枇杷葉煮水:孕婦的靈丹妙藥
  • 下一篇:臉上的斑變黃了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