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大全 - 面癱常用哪些艾灸方法?

面癱常用哪些艾灸方法?

艾灸治療面癱(面神經炎)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臨床效果良好。

當代艾灸的常用方法如下。

主要穴位:風池穴、步車穴、臧棣穴、顴_穴、四白穴、柏楊穴、合谷穴、阿是穴。

配穴:太陽、下關、宜豐、項英、足三裏、太沖、內庭、外關。

(1)艾條灸。每次選擇3 ~ 5個穴位,每個穴位艾灸5 ~ 15分鐘,每個穴位艾灸1 ~ 2次,每天1次,5 ~ 7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1 ~ 2天。

(2)艾鵑闕啄灸。取穴和艾灸治療時間同上。

(3)艾炷灸。每次選擇3 ~ 5個穴位,每個穴位3 ~ 7個強,艾條大如棗或蠶豆,每日或隔日壹次,5 ~ 7天為壹個療程。

(4)艾薇大蒜灸。將鮮蒜搗爛成糊狀,取少許蒜泥塗於穴位,艾條貼於其上施灸,每次2 ~ 3個穴位,每個穴位1強,艾條黃豆大(混有少許麝香),施灸後局部有痛感,不治療即消失。

(5)針上加灸。每次選擇2 ~ 4個穴位,每個穴位施灸1 ~ 2,或5 ~ 15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5 ~ 7天為1個療程。

艾灸治療面癱的資料顯示,治愈率在64%-93%之間。總有效率可達95%,半個月內艾灸治愈率高。壹般面神經炎效果好,耳疾引起的效果差。

艾灸可配合1 ~ 2法使用,但艾灸後面部要謹防著涼。

  • 上一篇:車前草對煮雞蛋的影響
  • 下一篇:宮寒潮濕需要註意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