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條別名:布京,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夢子,土上山,蚊香,指風,指柑,面草,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荊條。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棱形。葉對生,掌狀復葉,小葉5,至少3;小葉披針形或橢圓形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通常具柔毛。圓錐花序頂生,10-20厘米長;花冠淡紫色。果實近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月-165438+10月。
主產於華東各省及河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在山坡路邊的灌木叢裏。在日本也有分布。
莖皮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棉花;莖葉治慢性痢疾;種子是涼爽的鎮靜劑和止痛劑;根可以驅趕燃燒的昆蟲;芳香油可以從花和樹枝中提取。
裴健在1932發表的中間型,特點是葉緣鋸齒較粗,而不是小葉分裂較深。根據我們對許多標本的觀察,我們認為該變種的葉形和鋸齒與荊條不同,而與荊條相似,故將其作為荊條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