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多數病斑始於葉緣或葉尖,呈黃褐色,然後轉白,病區與健區交界處呈紫色。病斑上有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
預防和控制方法:
1,精心養護,發現病葉及時剪掉。
2.及時澆水施肥,增強寄主的抗病能力。
3.發病初期噴施600-700倍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2500倍的15%咪唑可濕性粉劑。第二,蘇鐵的根和葉變黃
癥狀:植株呈黃棕色,根尖或根變黃白色至黃棕色,有膠質流出。葉子變黃。這是由於漚制根系的盆土長期受澇或濕度過高造成的。發黃主要是缺鐵的引入。
1,精心保養。蘇鐵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適宜生長溫度20-27度,越冬溫度應高於5度,喜陽光,較耐陰,既不耐濕澇,也不耐幹旱。土壤含水量以50-60%為宜,要求土壤微酸性。
2.為防止缺鐵黃化,可結合裝盆、換盆在基質中加入鐵屑或鐵粉,也可施少量硫酸亞鐵。地上加黑礬水。也可在葉面噴施0.2-.05%硫酸亞鐵進行葉面施肥。
3.鐵樹根腐病引入死亡時,應盡快移盆,剪去枯葉和爛根,按2:1:1的比例種植在細沙、土壤和腐熟的鋸末基質中,置於陰涼通風處,養護4-5個月,即可長出新葉,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