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大全 - 醫學上的“取下來”是什麽意思?

醫學上的“取下來”是什麽意思?

古稱白帶為五色帶,特指白帶。多因脾虛濕熱,或寒濕困脾,沖任不穩,不能守約脈。臨床表現以白帶為主,呈白色、稀而有腥味,或黃稠如淚液、膿液,且連續不斷。

治療方法壹

腎俞,白環俞,亞急,脈,歸。濕熱型有陰陵泉、三陰交、間曲;寒濕型配關元、足三裏、氣海、陽陵泉。

方法:濕熱型采用刺絡拔罐或針刺後拔罐治療。寒濕型采用單純拔罐法,或拔罐法加留針姜汁拔罐法,拔罐後加熱灸。所有患者均在缸中保持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處理方法2

同脈,三陰交。帶下有關元、陰陵泉、白胤、秋谷;黃帶以陰谷、隱白、大赫和氣海;紅白帶搭配氣海,關元,商祖。

方法:除白帶外,所有患者均采用針刺加拔罐治療。先進行針刺(補白帶、瀉白帶、平補瀉白帶),針刺後拔罐15-20分鐘。如果是白帶,就在罐子後面加艾灸。白胤只有針灸而沒有拔火罐。每天或隔天1次,10次為1療程。

處理方法3

小腸俞、次腭、脈、關元。濕熱型配三陰交、陰陵泉;寒濕型配腎俞、命門;外陰瘙癢伴有溝。

方法:采用留針拔罐法,拔罐保持20min。寒濕型患者拔罐後溫灸3-5強。每天或隔天1次,5次就是1。

  • 上一篇:橘子皮怎麽釀酒?
  • 下一篇:李世民好心請尉遲恭做女婿,但尉遲恭為什麽會嚇得要死?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